|
第八期 長青健康素食推廣中心 發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本期目錄
本季服務及工作報告
|
石大夫談產後養生 |
做月子:火鳳凰重生 |
「做月子」是我們民族針對產後孕婦的一種保健傳統。雖然在做法上有些微地域性的差異;但是,主要的重點還是放在「溫補」或「熱補」身體;既注意營養上的補充,也非常強調功能上的加強。因此,它可以說是一種全面性的調養。
為什麼要做月子根據前人的經驗發現:產後的孕婦基本上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休息;除此,還須進補,這樣才可以避免所謂的「產後後遺症」的發生,諸如:頭痛、全身酸痛、體力衰退、妊娠紋、痔疾#31561;毛病。若不注意保健,將來甚至會形成永久性的傷害,老來不堪其苦。因此,產後有諸多的禁忌:不准洗頭─怕頭風、頭痛;不准碰冷水─怕局部寒濕氣侵襲;不准吹風─怕風寒;不准洗澡;不准吃生冷食物;不准看書;不准勞動#12290;總而言之,就是樣樣不准!幾乎大家都在這些禁忌的陰影中成長。
等到有一天出了國,在異域成了親,懷了孕,到醫院去生孩子,發現老祖宗的教訓與洋規矩似乎大有差異,幾乎大部份的傳統禁忌都不必顧慮、遵循;甚且可以放心地洗頭、洗澡,喝冰牛奶、吃生冷瓜果,並且早早出院,最好是儘早恢復運動,能早點上班更好。如此大膽違逆前規,似乎也沒有什麼不良後果。難道前人的經驗錯了嗎還是國外的風風水水與國內不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無論國內、國外,養生的觀念是一致的,產婦可以合法放假休息,並沒有因國情、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有所不同的是:生活習慣、體質、文化上不同所產生的影響。
根據醫學上的研究:孕婦的基礎體溫較未懷孕時要高,而且越近產期溫度越高,因此在懷孕末期容易感覺口乾舌燥,尤其是「怕熱」更形突出。其原因是:孕婦體內原來的自體新陳代謝,因懷孕後隨著胎兒成長而增加負擔,由於身體必須配合胎兒的新陳代謝,胎兒生長速度越快,母體自然必須增加的工作量越高,體溫自然上升。到了後期,胎兒發育完全,此時身體燥熱的感覺也越強。可見的現象是:許多孕婦因體寒而產生的過敏性鼻病在懷孕後期因循環增加而症狀消失,平常怕冷的也不怕冷了。相對的,也有一些孕婦反而產生妊娠甲亢症(甲狀腺亢進)或妊娠糖尿的問題,表示機能加速所產生的一些基本調整問題。身體的微循環增加,體溫長期保持在一定程度的熱度,毛孔自然張開,皮膚的抗阻能力減少,相關的組織也因此而改變。
等到孩子出生後,產婦的身體可說從兩個新陳代謝恢復到原來的一個新陳代謝,此時體溫當然開始下降。組織器官無法一時之間配合改變合宜,一般來說須要一個月的時間才恢復平常。這就是所謂「月子」的由來。如果會有問題,就在於下降的速度是否能配合體內器官的機能調整。如果溫度下降速度太快,身體的循環系統不能使得毛孔、表皮組織收縮的程度得以配合下降的溫度,產婦自然怕風、怕寒,以致於產生日後的後遺症。此時如果產婦先天遺傳體質不夠強壯,而平時又不注重運動,居住的環境保暖度不夠,或者平素吃素不了解食物的寒熱、濕燥平衡特性,造成寒濕體質;或者平素吃葷過度,也不了解食物寒熱、燥濕平衡,形成濕熱體質─前者擴張失調,後者收縮失調。此時自然會感激祖先從經驗中整理出的做月子方法。如果平時經常運動,注重飲食均衡、營養、寒熱、燥濕,再加上居住在現代化的房子保溫系統良好,當然看法有所不同。
所以方法本身並無偏見,重點是:個人是否了解其中的道理是否配合自己的身體強健度以及本身是從預防的角度,還是從應變的角度來看做月子如果都一一考慮過後,自然會產生客觀的法則來遵循。
「溫補」或「熱補」是傳統做月子的兩大基本調養方法。無論是那種方式都是從「預防」的觀點出發做基礎,一方面補充營養,另一方面保持機能活力,先求保健;進一步希望達到改變體質,轉弱為強。上天垂憐的所謂「火鳳凰重生」做月子傳奇。所謂#20659;奇#23526;際上解釋是並不尋常,根據前賢的觀察:只有生過孩子的產婦,在月子期間,因生理上吸收、轉變的能力同時俱增,其進補、休養效果最好。因此有「上天垂憐」、「重生」之說。過了這個階段,它們的效果日減。
由於體質的改變有所謂「隔季顯現」的臨床效果,因此做月子的時間必須延長,通常以「一季」為基礎,也就是說以九十天為單位─如果春天調養九十天,在秋季才會看到它的成效。
進一步地討論:無論體質寒熱,初期以「熱補不出汗」為原則,使得體溫慢慢下降,五臟六腑的機能能配合下降體溫,避免改變太快,配合不當而衍生副作用。進而針對個人體質來決定採取繼續熱補,或改變為溫補的方式,以達到改變體質的目的。
總而言之:出汗、心跳、血壓等客觀因素,都是決定熱補或溫補的基本考慮。因此畏風、怕寒、手腳冰冷,甚至小便頻增等主觀感覺都必須同時考慮客觀結果,這才是平穩的進補原則。
就營養方面的考慮,以增加蛋白質的供應為主,因此動物性蛋白質、蛋類、乳製品往往被列入第一優先。其次才討論如何保持體溫的緩降度,此時香麻油、甚至酒釀製品往往被列入考慮。至於甜品、辛辣物往往不列入考慮,也就是說主、輔之分必須清楚;過之反而有礙─像酒或麻油用多了,不但身材無法恢復,小腹若有妊娠紋出現,恐怕也很難減少。
對於素食者而言,蛋白源主要依賴豆類或莢豆類,但是可以變化的種類不多,口味有限。不妨考慮增加其他來源補充,像啤酒酵母(Brewer Yeast)或藍綠藻(Spirulina)。尤其是藍綠藻的蛋白質含量高(為黃豆的20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根據文獻上的報告其過敏性問題小,因此適應性高,倒不失為一種可靠的補充來源。堅果類或花生蛋白質及含油率都高,也可列入考慮;要注意的是身體對它是否過敏反應消化上是否有問題針對這些顧慮,建議先水煮後再打成碎泥的方法較為適合。
有關官能性的考量以草本藥用植物為主,因此沒有所謂的葷素問題。其中性質溫、熱的差別在於針對身體引發活力的全身作用及持續性、平衡性等效果之考量。以「麻辣」為主的花椒、辣椒、芥茉之類的調味品來說,其作用主要針對循環,而以上半身的反應為主,吃後雖然全身發熱,卻容易在頭部出汗,偏向皮表微循環作用,現象是短時間、持續性短,全身快速興奮,繼而疲倦,產生所謂「破氣作用」,自然不宜多量。至於炮附子、肉桂、桂皮這類產品,產熱能力強,對器官的全面性調整作用強,比較偏向下半身作用,持續性長;但過量容易產生熱燥過度作用,對身體保健也不一定適合。至於人參、當歸、川芎、黃蓍、桂圓、紅棗、枸杞子、黨蔘等被分類為保健食品兼具藥性功能的產品,其性較溫,如果調配得當,一般都列入產後進補的主流產品。例如「八珍湯」,就是以民間耳熟能詳的「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和「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所組成#27683;血雙補#30340;基本溫熱兼俱的方劑。【下期待續】
石大夫談吃素﹝八﹞ |
中、西果菜驗方(4)
|
|
<補充礦物質> | ||
高鉀汁Potassium Broth |
高鈣飲Calcium-Rich |
|
荷蘭芹1把 菠菜1把 胡蘿蔔4~5條 芹菜2根 |
無頭甘藍菜(kale) 3葉 荷蘭芹1小把 胡蘿蔔4~5條 蘋果1/2個 |
|
高鐵飲Iron-Rich |
高鎂飲Magnesium-Rich |
|
甜菜(beets) 3個 胡蘿蔔4~5條 青椒1/2個 蘋果1/2個 |
![]() 蒜頭1整個 荷蘭芹1小把 胡蘿蔔4~5條 芹菜2根 |
|
<其他> |
||
曼越橘綜合果汁Cranberry cocktail |
強肺果菜汁Lung Tonic |
|
曼越橘1/2杯 蘋果3~4個 |
荷蘭芹1小把 西洋菜4紮 |
|
清肝果菜汁Liver Mover |
馬鈴薯1/4個 胡蘿蔔6條 |
|
甜菜1個(小) 蘋果2~3個 |
【「石大夫談吃素」全文完】♁
【馬趙淨法女士】僅以小小款項助印《長青通訊》以表心意;希望繼續接到《長青通訊》。
【朱錫玲女士】ぇ貴會是否將開發之素食譜裝印成書分享大家?え我已吃素多年,但無暇研究,希望能參加研習班實地作業,才能有好吃的素食分享家人好友。ぉ小兒因食物過敏體質,不能吃蛋、nuts、花生,如何改善體質?敬請同修指點。
簡覆朱女士:ぇ本中心將園遊會研發之素食譜彙編成冊,與大家分享,有興趣者可洽本中心或華文書局(Cupertino)。え本中心不定期舉辦素食研發訓練班,日期將另行通知。ぉ針對過敏原食物應先停吃,孩子的免疫力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強,過敏情況可能會改善一些。目前若擔心對許多蛋白源過敏而蛋白質攝取不足,建議利用「藍綠藻」作為補充品。
摘譯自Consumer Reports on Health
去年新英格蘭醫學月刊刊登了一份廣為傳播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表示許多美國人攝入的維生素D不足,難以保護其骨骼。研究報告的作者要求大家多服用補充劑─你是否應該吃一顆維生素D丸
這項研究是由哈佛研究人員領導的,對新近入住波士頓醫院的約三百名病人進行了驗血,發現其中近百分之六十的病人缺少維生素D。不足為奇的是:這些缺少維生素D的病人中,多數人的飲食中所含的維生素D微乎其微。但是,其中足有三分之一的人,儘管每天從飲食中攝入了所推薦的量,仍然缺少維生素D。
除了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D外(主要來自含脂肪的魚、添加了維生素的牛奶、麵包和穀物) ,人體可以通過日照自己合成維生素D。波士頓研究報告中缺少維生素D的人比例很高,其部分原因是北部地區日照時間有限。但是曾對生活在陽光燦爛的南部地區、年過五十、身體健康的人作過分析,他們中間缺少維生素D的人,比預期的要高。
波士頓大學維生素D、皮膚骨骼研究實驗室主任邁克爾•何理克博士曾作過研究,指出許多人雖然每天服用一顆維生素D丸,但他們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仍偏低,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大劑量維生素D。
如何算是維生素D缺少了如何算是足夠了對這問題的認識仍在發展中,但下列情況可供參考:
還是因飲食不當,因缺少陽光而需要服用維生素D的話,通常每天的劑量在400國際單位(IU)至1000國際單位之間。多少單位是相宜的這取決於年齡以及從其他途徑吸收維生素D的量來估計。如每天的攝入量超過2000國際單位,不管是從飲食中或通過服用補充劑攝入,都有可能中毒。
本中心1999年度健康素食園遊會以「青少年親自動手做素食」為主題,於11月7日上午11:00~下午3:00,假Napredak Hall (770 Montague Expressway, San Jose) 舉行,已告圓滿結束。此次活動承蒙《世界日報》報導如下:。
【本報聖荷西訊】長青健康素食推廣中心日前舉辦「長青健康素食園遊會及震災義賣活動」,計有千餘人共同分享健康素食的美味並奉獻愛心。是日共募集一萬多元,轉交慈濟作為台灣九二一賑災之用。 長青健康素食推廣中心,以「少鹽、少油、少糖」為烹調宗旨,廣得現代健康族的認同。此次健康素食園遊會更往下扎根推廣健康概念,針對青少年及兒童喜愛的口味,做料理上的研究和創意,如春捲、鍋貼、水餃、馬鈴薯泥等食物,讓健康概念從小開始培養。 為了賑濟九二一大地震的台灣災胞,該會會員在地震發生後不久及籌募了約兩萬元轉交慈濟。在愛心需要常常久久的行動力下,此次園遊會再次呼籲會員捐出字畫、文具、家庭用品等當場義賣,當日再募得一萬餘元,透過慈濟轉交災民。 非營利性的長青健康素食推廣中心,現約有會員一千多人,活動包括定時聚會、發行通訊刊物、舉辦素食烹飪研發課程,並由創辦人石鴻英醫師開授「長青身體調養班」,並常至各老人中心介紹老人簡易食療方法。有意加入該中心或成為義工者,可聯絡:(650)966-8668
“中草藥入菜”是本中心研發素食食譜的方向之一。在今年度的素食園遊會上,我們推出四道利用「葛根」研發出來的食療食譜,同時配合文宣介紹,頗受來賓歡迎。為了讓更多的讀者朋友們認識它,特在此提出介紹。
傳說古代有一位葛員外因被奸臣誣陷,朝廷欲予抄家滅族,葛員外情急之下令其兒子逃走,以留葛家一條命根。葛家兒子在逃命途中遇見山中一位採藥老人,向他求救而被收容,於是開始跟著老人每天在深山採藥。這位老人常常採尋一種草的塊根,它主治發熱口渴、瀉泄等病。採藥老人過世後,葛員外的兒子仍繼續專門挖尋這種有塊根的草藥,治好了許多病人。但那種草藥一直沒有名字,有人問他:「這草藥叫什麼」葛員外的兒子想到自己的身世,就說:「這叫『葛根』」。所謂「葛根」, 就是「“葛”家滿門抄斬,只留下一條“根”。」的意思!
葛根(Arrow Root)通稱「粉葛」,屬豆科植物,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或栽培,地下之根供藥用。新鮮色白而質緻密者為上品。味甘辛,性平無毒。
根據記載,葛根的主要療效是:升舉脾陽而退熱,鼓舞胃氣而生津。古來用為發汗解熱之要藥,治熱性病,醫口渴,有止嘔和緩解頭痛、肩凝之效。可解諸毒,散鬱火、滋潤筋脈。常用藥方「葛根湯」對治療熱性感冒引起之頭痛及肩頸僵硬有效。
一般說來,它在臨床上的應用分為四項:ぇ用於感冒、發燒、惡寒、無汗、項強等症;え用於麻疹透發不暢;ぉ用於胃熱口渴;お用於脾虛泄瀉、濕熱瀉痢等症。
現代人生活緊張,尤其是電腦族,長期使用電腦,容易造成肩頸酸痛、僵硬,甚至導致腦壓高。針對這個文明症,葛根可以增加冠狀動脈及腦部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活絡心臟與頸動脈之間的循環作用,使肩膀、頸部的肌肉放鬆。
因此,日常多食用葛根可活化肩頸動脈循環,進而保護心臟及預防感冒。
葛根的食用方法很多,諸如:炒絲、炸片、清蒸、煲湯或打成泥煮粥等均宜。以下介紹一個簡易實用的食譜適於日常飲用:
1. 葛根約6oz,削去厚皮,先橫切片(切斷粗纖維)、再切丁。內鍋加水3杯,外鍋水1杯,放電鍋煮熟。
2. 蘋果、木瓜(小)各1/4個去皮切小塊。
3. 將葛根丁連同湯水,(若覺水量不夠,可酌加些水)、蘋果丁、木瓜丁放入果汁機,加蜂蜜1茶匙(不加蜂蜜亦十分清甜),打成細泥,連渣喝下。
以上的份量約2人份。為了避免因惰性或怕麻煩而不願天天做來飲用,建議先煮一鍋葛根備用,每次取用4~5湯匙,這樣既省時又省力。
根據這道食譜的研發者之經驗:若每天喝一杯,會覺得胸口較舒暢,胃熱、口乾舌燥可改善,同時對感冒的抵抗力增強。再者,除葛根可鬆弛肩頸部外,木瓜還可鬆軟腳踝之筋,對於靜坐的人也有幫助。
限於篇幅,另於「長青素食譜」專欄介紹【葛根鮑魚菇】外,其他請參考本中心彙編的《1999長青健康素食園遊會食譜》♁
材料: |
葛根 |
8 oz (約半個) |
橄欖油 |
1湯匙 |
鮑魚菇 |
6 oz (約1包) |
Maggie醬油 |
1湯匙 |
|
胡蘿蔔 |
1根 |
太白粉 |
2茶匙 |
|
大白菜 |
2片 |
胡椒 |
少許 |
|
芝麻 |
少許 |
|||
準備: |
1. 葛根剝皮後再去一層粗纖維,橫切片再切絲,然後泡水約5分鐘(使不變深色,並可除去外表澱粉層,炒時葛根不會黏在一起,炒後較脆),瀝水備用。 |
|||
2. 胡蘿蔔切絲,鮑魚菇切片,大白菜切絲備用。 |
||||
做法: |
1. 開中大火,將葛根絲置炒鍋內,加2湯匙水炒至稍乾使葛根半熟後,放1/2湯匙橄欖油炒約2分鐘至全熟,再放入胡蘿蔔絲,並加3湯匙水及1湯匙醬油拌炒一下,最後加入鮑魚菇片及白菜絲拌炒至熟。 |
|||
2. 起鍋前加入太白粉水芶芡,另加1/2湯匙油及少許胡椒。熄火,裝盤後撒上芝麻。 |
||||
份量: |
6人份 |
|||
調料: |
鈉鹽:185毫克/份 油:2.5毫升/份 糖:0公克/份 |
JArrow (Kudzu) Root & Oyster Mushroom/b>J
Ingredients: Arrow (Kudzu) root 8 oz Olive oil 1 tbsp Maggie soy sauce 1 tbsp Carrot 1 (2oz) Corn starch 2 tsp Nappa cabbabe 2 stalks Pepper dash Sesame dash Preparation: 1. Peel arrow root until the tough outer part is gone.Slice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then shred.Soak in water for 5 minutes, strain. 2. Shred carrot and Napa cabbage.Slice oyster mushroom. Procedures: 1. Cook shredded arrow root with 2 Tbsp. of water over medium heat
until almost dry.Add 1/2 Tbsp. olive oil, cook for another 2 min. (or till
done). 2. Mix in shredded carrot, add 3 Tbsp. water and 1 Tbsp. soy sauce. 3. Add in sliced oyster mushroom and shredded napa cabbage, stir fry
for another minute or two. 4. Thicken the mixed vegetables with corn starch.Add 1/2 Tbsp. olive
oil and pinch of pepper.Serve hot.Sprinkle dash of sesame seeds on top
before serving. Servings: 6 people Seasoning: Sodium 185 mg/serv.Oil 2.5 ml/servSugar 0 gm/serv
Oyster mushroom
6 oz
烹調錦囊 |
【如何使海帶煮得更好吃】煮海帶之前先過水洗淨、瀝乾,炒鍋入少許油加熱後爆香薑片,然後放入海帶拌炒約5分鐘,待餘水收乾或海帶稍軟後起鍋備用(或滷、或炒均可) 。經上述處理過的海帶煮起來更香、更滑潤。 |
【如何使豆腐干煮得更好吃】煮豆腐干之前先放入鍋中加水洗滾後取出備用,一方面使它更軟,另方面也有清洗、消毒之效。 |
本中心為非營利組織,目的在宣導正確的健康素食理念以提昇生活品質。本中心工作人員均屬不支薪的義工,各項推廣活動均靠大家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與捐助。竭誠歡迎您慷慨解囊,一切捐贈皆可依個人所得狀況抵稅,捐贈股票還可節省capital gain的稅。凡捐款$500以上者為本中心年度榮譽董事。捐款支票抬頭請寫Evergreen Healthy Vegetarian Association 或EHVA,並寄到本中心,謝謝!
Please send tax-deductible donation to Evergreen Healthy Vegetarian Association. Thank you!
「長青健康素食推廣中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其目的在開發營養、健康、可口的素食,推廣正確的均衡營養及健康飲食觀念,並促進東、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以提昇生活品質。本中心依照下列的方式來推廣健康素食理念:
1. 發展並落實健康素食的要求,針對一般大眾及各弱勢團體,如老人、兒童、殘疾及復健等的特殊需求設計素食食譜。
2. 提供烹飪教學,教導並推廣素食的烹飪技巧及營養健康的飲食觀念。
3. 舉辦年度性推廣活動以宣導健康的飲食習慣。
4. 遵循下列四個原則研發素食產品:
1999-2000董事:陳介川、游松賀、尹明潭、王宇霖、胡小雲
發行人: 陳介川
編輯: 饒薏華、徐鴛鴦、吳宜玟、陳尤美
印刷: Kwik-Kopy Printing in Cupertino
Tel:408-725-0243 (感謝許新彬先生的協助)
長青健康素食推廣中心
5100 El Camino Real, Suite C, Los Altos, CA 94022
電話:650-966-8668 傳真: 650-966-8928
洛杉磯連絡處: 8513 Elm Circle, City of Buena Park, CA90620
電話:714-827-4925
台北連絡處: P. O. Box 94-35 Taipei, Taiwan, ROC
電話:02-2940-6824 傳真:02-2944-975
|